接下来为大家讲解水准仪i角误差精度,以及水准仪i角误差的计算公式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1、水准测量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前后视距基本相等。仪器脚架要踩牢,观测速度要快,以减少仪器下沉。估读要准确,读数时要仔细对光,消除视差。检查塔尺相接处是否严密,消除尺底泥土。
2、目标的形状、大小、颜色、亮度和清晰度等有关。因此,在水平角观测时,除适当选择经纬仪外,还应尽量选择适宜的标志、有利的气候条件和观测时间,以削弱照准误差的影响。
3、检校水准尺的弯曲度,使其在限定的范围内。平常注意不要用力压水准尺。一个测段之间的站数要为偶数,这样可以消除两水准尺的零点误差。检校水准仪I角,使其数值在规定的范围内。
4、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8)这四步观测,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黑一黑一红一红)”,这样的观测步骤可消除或 减弱仪器或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
5、、测量前,水准仪要进行检验与校正。(2)、测站地面要坚实,脚架应踩稳,防止碰动。(3)、前后视线要尽量等长,视线不宜过长(100m),但也不宜过短(10m).(4)、瞄准标尺时,注意消除视差。
6、注意事项 在观测中,不允许为通过限差规定而凑数,以免成果失去真实性。记录员除了记录和计算外,还必须检查观测条件是否合乎规定,限差是否满足要求,否 则应及时通知观测员重测。
1、i角:在测量学中,当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在空间平行于望远镜的视准轴时,它们在竖直面上的投影是平行的,若两轴不平行,则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也不平行,其交角 i 称为 i 角误差。
2、水准仪的视准轴在垂直方向与水准轴的夹角叫i角。i角公式是i=Δ·ρ/s,S是尺距,P是弧度对应的秒值,Δ是高差的绝对值。
3、水准仪的i角通常是通过调整水准仪上的气泡管使其与水平面保持平行,然后读取望远镜上的刻度来确定的。i角的大小对于水准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在使用水准仪时认真调整和观测i角。
4、如果二者不平行,它的在竖直面上投影的夹角称为i角。消除i角影响的方法就是在测量中将仪器放在两尺间的中点处可以消除i角误差的影响。注意当i角大于20秒时仪器必须进行校正,检验方法我可以教你。
5、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轴相互不平行,存在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在铅垂面上的投影称为仪器的i角误差,精密水准仪i角的限差是20″,在水准测量中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观测精度的影响,应力求前后视距相等。
铅垂面上的投影称为仪器的i角误差;精密水准仪i角的限差是20;在水准测量中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观测精度的影响,应力求前后视距相等。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煤矿安全网无关。
i角误差对于水准高差观测是有害的,因为水准观测是要求仪器提供一条水平的基准线的。水准测量中,要求前后视距相等,是可以消除i角误差的。
不过,尽管i角的影响,是可以用前后视距等长加以减弱,数字水准仪也可由机内设置的程序自动改正。然而外条件随时在变化,随时测定i角而加以改正不仅影响作业效率,而且改正数也不是可以线性模拟的。
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轴相互不平行,存在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在铅垂面上的投影称为仪器的i角误差,精密水准仪i角的限差是20″,在水准测量中为了消除i角误差对观测精度的影响,应力求前后视距相等。
这个i角残余误差对高差的影响为Δh,即 建筑工程测量 式中:DA-DB——前后视距之差;x1,x2——i角残余误差对读数的影响。
1、.2毫米。根据查询装修网显示ds-32水准仪每500米误差为0毫米,因此每100米误差为0.2毫米。
2、水准仪又DS05,DS1,DS3,DS10,DS20几种,误差最小的是ds05,误差是5mm。
3、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小于10mm;水准路线长度小于16km;使用DS3仪器和双面水准尺;与水准点联测要往返各一次,环线或附合往一次即可。
4、水准仪按其精度可分为DS0DSDSDS3和DS10等五个等级。建筑工程测量广泛使用DS3级水准仪。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5、四等水准测量精度:在山区或复杂地形地区,基线长度不超过20km,高差测量精度要求在±10mm/km以内。
关于水准仪i角误差精度和水准仪i角误差的计算公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水准仪i角误差的计算公式、水准仪i角误差精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福建省测绘培训平台
下一篇
云南地形测量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