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准仪测标高计算公式图解: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2、一般测量标高的方式是:架平水平仪;标尺立于高程控制点读数(简称后视读数) ;然后把标尺立于要测点读数(前视读数) ;然后用后视读数加上控制点高程减去前视读数即可得到测点的高程。
3、使用水准仪测量标高的步骤如下: 设置基准点:选择一个已知标高的点,通常是已知高程的测量点,将其作为基准点。确保该点的高程已知且准确。 安装水准仪:将水准仪放置在一个稳定的支架上,并确保它水平稳固。
4、那就能算出另外一个点的高度,公式就是楼上说的:前视点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标尺读数-前视标尺读数。
方法如下:利用原始高程点,把水准仪支在要测量的未知高程点和已知高程点之间。计算公式为:未知高程等于已知高程减去视线差,视线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水准测量是测定两点间高差的主要方法,也是最精密的方法,主要用于建立国家或地区的高程控制网。三角高程测量是确定两点间高差的简便方法,不受地形条件限制,传递高程迅速,但精度低于水准测量。主要用于传算大地点高程。
标高的计算方法:前视-后视+基准点高层=绝对标高。绝对标高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统一规定的基准面作为零点的标高,我国规定以青岛附近黄海的平均海平面作为标高的零点,所计算的标高称为绝对标高。
公式为:后视点的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你要测的那个点的高程方法二:用全站仪,不同的是要在测量的时候就要设定好仪高和棱镜高,然后同样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
三角高程测量(trigonometric leveling),通过观测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天顶距(或高度角)求定两点间高差的方法。它观测方法简单,不受地形条件限制,是测定大地控制点高程的基本方法。
用全站仪,不同的是要在测量的时候就要设定好仪高和棱镜高,然后同样地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公式为: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程:地面上某点到某一水平面的垂直距离。
水准仪和经纬仪是两种不同的测量仪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用途和功能。水准仪(Level): 水准仪主要用于测量两点之间的高差(即垂直距离),它通过测量视线水平面的倾斜程度来确定高差。
水准仪是测量高差的仪器,经纬仪是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仪器,当然经纬仪也能够测量高差,但是精度不如水准仪。
经纬仪与全站仪与水准仪三者的区别分析 经纬仪: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仪器;是根据测角原理设计的。
它是一种具有许多天文望远镜特性的观测装置,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的仪器, 大地测量、观鸟等用途, 观察天体, 不适合用于长时间曝光的天文摄影,经纬度不仅能在海洋上指出船只的位置,它的最大好处是能将一个物体的确实位置。
水准仪和经纬仪架设时的相同之处是:都要先粗略整平,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精确整平,使管气泡居中。不同之处是:经纬仪比水准仪多一个步骤要求,即经纬仪还要与地面的控制点对中,水准仪不需要对中。
1、在水准管气泡窗观察,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视线即处于精平状态,在同一瞬间立即用中丝在水准尺上读取米、分米、厘米,估读毫米,即读出四位有效数字。
2、水准测量***用往返测量法、改变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进行测量。往返测量法步骤:设定已知一水准点BM高程(12446m),要测定B点的高程。
3、正确使用水准仪就需要先放置好仪器,然后调节仪器的水平状态,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定位测量的位置即可。
关于水准仪测量照片和水准仪测量方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水准仪测量方法、水准仪测量照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科力达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下一篇
工程测量的试验编号怎么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