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准仪 > 正文

水准测量沉降观测

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水准仪测沉降怎么算,以及水准测量沉降观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请问沉降观测是什么原理?怎么计算呢

沉降就是建筑物建好之后因本身自重压力使地基变形之后下沉,沉降观测就是观测建筑物在一定时间内下沉的一人值。

沉降观测即根据建筑物设定的观测点与固定(永久性水准点)的测点进行观测,测其沉降程度用数据表达,凡一层以上建筑、构筑物设计要求设定观测点,人工、土地基(砂基础)等,均应设定沉陷观测,施工中应按期或按层进度进行观测和记录直至竣工。

 水准测量沉降观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根据工程的沉降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而沉降施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的布局特点、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

...点算法是怎么样的,水准仪移位以后应该怎样计算前后点

其中:后视读书-前视读数=高差 高程=后视水准点高程+高差(有正负之分的)。高程测量要把握好“高差”这个关键,只要能准确的计算出高差,那么一切就迎刃而解。转了一个点之后,然后用这个点进行其他测量。

转点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如果多次转站,公式还是一样,只是现在的第一站的前视点变成第二站的后视点。

 水准测量沉降观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多次转站,公式还是一样,只是现在的第一站的前视点变成第二站的后视点。

水准仪高程的计算公式如下: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已知高程+高差=待测高程 (高差法) ; 高差=前视度数-后视觉读数。已知高程+已知高程点读数=H; H - 待测点读数=待测高程 (等高法)。

当用水准仪测量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计算待测高程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即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待测高程=已知高程+高差。

计算:A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B点前视高程 注意:距离,水准视距不要超过100米,(无论任何仪器,受大气折光率影响)。前后视距一定要保持一致,(受i角视差影响)。

建筑物的沉降多少怎样计算!!!

1、老建筑标高±0.000=160.40M,水准仪观测的两个数据是00、0.50,这说明你新建筑的沉降点标高是160.40+00-0.50=160.90M,一般沉降点都是取在建筑物的+0.50M处,+00M的位置也可以。

2、地基沉降属地基变形:(1)中、底压缩性土时:建筑高度不大于250m取200mm。

3、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使地基的原来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并伴随产生竖向、侧向和剪切变形,其:中对建筑物正常使用影响最大的变形是地基的沉降(即竖向变形) [1] 。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89)所推荐的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是另一种形式的分层总和法。

沉降观测的沉降量如何计算

累计沉降量是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计算沉降量: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本次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上次观测所得的高程。

沉降量的公式为:S= Hi - Hi+1 式中:S为沉降量,单位为mm;Hi +Hi为同一观测点的本次高程、上次高程。

在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中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是先求出每一层土的压缩量,之后再求它们的总和,其中第i层土的压缩量等于从基础底面到第i层土底面的压缩量减去从基础底面到第i层顶面的压缩量。

一般测沉降用水准仪要求精确到0.00000m,沉降观测点是预埋到建筑物4角及沉降缝两侧,还要有3-4个固定基准点,这些规范上都有。

地基沉降弹性力学公式将其视为均匀线性弹性体,应用弹性力学理论方法计算地基中由建筑物荷载引起的地基的沉降量计算公式。

所推荐的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是另一种形式的分层总和法。它也***用侧限条件的压缩性指标,并运用了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计算,还规定了地基沉降计算深度的标准以及提出了地基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使得计算成果接近于实测值。

关于水准仪测沉降怎么算和水准测量沉降观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水准测量沉降观测、水准仪测沉降怎么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