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讲解工程测量第二版课件,以及工程测量第二版课后答案撒利伟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1、地面A、B两点,A为水准点,B为待定点。水准测量时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根据水准仪在两点竖立的水准尺上的读数,先求得两点之间的高差。如果其中一个点的高程为已知,就可以求得另一个点的高程。
2、相对水准测量 相对水准测量是指通过建立高程基准点,***用水准仪和水准尺等仪器,测量地面各点的高程差异。具体测量步骤如下:首先选择一点作为起点,将水准仪在该点进行校正调平。
3、设站 选取测站点,并设置水准仪。观测 在各测站点上进行视线测量,记录水准仪读数。收站 移动至下一个测站点,重复观测步骤。控制测量 在适当的间隔处进行控制测量,以校正测量误差。
4、水准测量的原理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计算方法是后视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前视高程。
第一,找出放样点坐标。第二,找两个已知点,算出其绝对方位角!第三,分别算出放样点到已知点的方位角和距离。
将全站仪架设到基准点,打开仪器,转动望远镜后,打开激光器对中,进行整平,只上下调动其中两个脚架,将圆水准器调平后再调管水准器精平,再看对中点是否居中,如有偏差,只移动仪器,再进行精准调平,直到对中为止。
开机初始设定,选择坐标放样程序,输入测站点坐标(架仪器点坐标),输入另一已知坐标点(后视点)的坐标或角度。
答案是:坐标方位角α(BO)=α(OB)+180°=290°;坐标方位角α(CO)=170°+180°=350°。
方位角计算公式,可以使用卡西欧计算器中的POL函数进行计算,如:A点到B点方位角;POL(Bx-Ax,By-Ay),其中变量I为距离,变量J为方位角,如果方位角为负数需要加上360。
已知A(X1,Y1)、B(X2,Y2),先求出AB的象限角:θ=arctan(Y2-Y1)/(X2-X1)。再根据条件将象限角θ转换为方位角α:当X1-X20 时, Y1-Y20,α=θ。
IF(AND(C4-C20,C5-C30),2*PI()-ATAN(ABS(C5-C3)/(C4-C2)),根据公式判断的象限来计算正切。扩张资料:笛卡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于纵坐标轴的方向与某一方向的夹角。
1、学好工程测量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数学主要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识图与绘图。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就是放样,所谓放样就是把图纸上的东西按照设计比例放到实际位置上。
2、首先是要搞测量,当然得学会仪器的操作,比如:水准仪、全站仪、GPS。然后了解一些最基础的知识,:比如学会卡西欧计算器等等。然后就要学会看图纸。
3、对于测量初学者,首先需要把测量最基本的原理搞懂,结合书本上的知识,然后既是:水准仪、全站仪、GPS(若有)的基本操作,高程、坐标、土石方的基本计算,开挖线、中轴线、边坡超欠挖、隧道超欠挖的放样方法。
4、工程测量主要学习以下五个方面:研究地形图测绘的理论和方法。掌握测量仪器设备的原理、使用方法。研究地形图上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建筑物施工放样、建筑质量检测的技术和方法。
1、工程测量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明白水准点,前视,后视,评差的概念和意义。能进行竖直角,水平角,方位角的计算。能进行三等高程测量,三角测量,以及他们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配。
2、工程施工测量必懂的几个知识点 工程测量的任务包括建立测量控制网;提供规划设计所需要的地形图、断面图和其他有关资料;工程施工放样,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工程运行管理期间的沉陷、位移、变形等安全监测工作。
3、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 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
4、三维工业测量技术 城市建筑工程的开展离不开各类测量工作,所以需要依靠遥感测量和RTK测量技术实现对地理信息和坐标的定位测量。但是其他工业生产领域同样需要先进的测量技术,以判断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于工程测量第二版课件和工程测量第二版课后答案撒利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工程测量第二版课后答案撒利伟、工程测量第二版课件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SW水准仪
下一篇
水准仪测量土方计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