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水准仪 > 正文

水准仪检查校准有哪几项

简述信息一览:

测绘工作前,应对水准仪进行哪些内容检校?

镜上中心的检校 目的是使镜上中心(望远镜水平时)与竖轴重合。

【答案】:A、C、DBE两项,调焦透镜运行误差的测定、视距常数的测定为新购置仪器需检查的内容。

 水准仪检查校准有哪几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水准气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的检校。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然后将仪器旋转180°,观察此时圆水准气泡的位置是否居中。如果,此时不再居中而往某一侧偏移则仪器需要校正。

水准仪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以保证各轴线满足条件。但由于仪器检验与校正不甚完善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使仪器尚存在一些残余误差,其中最主要的是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的误差(又称为i角残余误差)。

水准仪i角的检验和校正过程是什么

水准仪i角的检验和校正过程是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将仪器绕竖轴旋转180。先转动脚螺旋,使气泡移动偏歪值的一半,然后稍旋松圆水准器底部中央固定螺钉,用校正针拨动圆水准器校正螺钉,使气泡居中。

 水准仪检查校准有哪几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I角误差调校步骤:工具准备:塔尺(最好有mm刻画)两根,水准仪脚架一付,调校针一根。

接下来,架设仪器于D点,立尺于BC点,B尺读数为a2,C尺读数为b2,如图所示。然后,h1=a1-b1+△,h2=a2-b2-△,所以△=1/2[(a2-b2)-(a1-b1)],如图所示。

水准仪应该进行哪些校核?各有什么作用?***用什么方法校核?

1、测站校核:虽然每一测站都进行了检核,但一条水准路线是否有错还是没有保证。例如,在前、后视某一转点时,水准尺未放在同一点上,利用该转点计算的相邻两站的高差虽然精度符合要求,但这一条水准路线却含有错误。

2、水准路线有几种,校核时有所不同:在闭合水准路线中,起始点和终止点都是同一个点,将各段高差求和,与理论值0进行比较。在附合水准路线总,用终点高程和起点高程之间的差值作为高差理论值,将高程求和,求误差。

3、变动仪器高法:同一测站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测得两次高差以相互比较进行检核。2)双面尺法:仪器高度不变,立在前视点和后视点上的水准尺分别用黑面和红面各进行一次读数,测得两次高差,相互进行检核。

如何校正水准仪、经纬仪?

1、转动水准管的校正螺钉,使气泡移动总偏移量的一半,再调整脚螺旋,使气泡居中。本项校正工作需反复进行,直到符合要求。圆水准器的检校是在照准部水准管轴已经校正好的前提下,将仪器严格整平。

2、经纬仪校准 水平方向找一点,水平盘.竖直盘读数,转180°既倒镜看差,校准。

3、具体是:旋转仪器的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调整水准管精确居中,使水准仪的视线水平。经纬仪在操作的时候,有粗到精。具体是:粗对中,粗整平,精整平,精对中。两个读数时要把十字丝对准。

4、在比较开阔场地选取在同一条线上且彼此间相聚20~30m之间等距离的ABCD四点,如图所示。架设仪器于A点,立尺于BC点,B尺读数为a1,C尺读数为b1,如图所示。

水准测量的校核方法

1、双仪器法,双面尺法。双仪器法:在同一测站上变动仪器高进行两次测量,取平均值。

2、双仪高法:方法使用两台水准仪进行观测。在原测站进行第一次观测,记录仪器高。移动到另一个测站进行第二次观测,记录仪器高。对比两次观测结果的差值,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就可以认为该测站观测是正确的。

3、变动仪器高法、双面尺法等。变动仪器高法:同一测站用两次不同的仪器高度,测得两次高差以相互比较进行检核。

关于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内容和水准仪检查校准有哪几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水准仪检查校准有哪几项、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内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