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为大家讲解经纬仪补偿超出,以及电子经纬仪补偿器调校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1、在开展经纬仪校准工作之前,应选择一块开阔地带,例如远离建筑和树木的区域,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将三脚架安置平稳,并将经纬仪正确安装于三脚架之上,确保其水平仪器的准确性。
2、在经纬仪的现场校准过程中,通常选择一个空旷的地方,如公路、河道旁边或离施工现场较近的区域。将三脚架调整到适当高度,然后将经纬仪安装在三脚架上,并确保其精确整平。
3、启动设备时,请长按并保持“置零”按钮,同时旋转望远镜。完成这一步后,释放“置零”按钮。 随后,按下“置零”按钮以进入左侧校准菜单(SET 1)。 在左侧校准菜单中,将望远镜对准一个大致水平的无限远目标,并再次按下“置零”按钮以确认。然后,慢慢旋转仪器进入右侧校准菜单(SET 2)。
4、首先,开机时按下并保持“置零”键,同时旋转望远镜。然后松开“置零”键。 接着,按下“置零”键以进入左侧校准界面(SET 1)。 在左侧校准界面,将望远镜对准大致水平线的无穷远目标,并按下“置零”键以确认,随后将进入右侧校准界面(SET 2)。
5、经纬仪高低差的校正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经纬仪的安装整平:选择空旷且稳定的地方,如公路、河道旁,调整三脚架至适当高度。将经纬仪安装在三脚架上,并进行精确整平。望远镜分划板竖丝的铅垂度检查与校正:选择远处一点,用经纬仪望远镜横丝和竖丝的交点瞄准该点。
1、进行水平方向校准时,选择一点,记录水平盘和竖直盘的读数,然后转180°倒镜查看差异并校准。水平盘校准时,打开目镜前的盖子,可见四个校准螺丝。先松动一边的螺丝,观察方向,然后校正到差值的一半。 竖直盘校准 如果竖直盘的差异不大,可校正上下两个螺丝。对于电子经纬仪,则需进行简单的设置。
2、在操作水准仪时,我们首先需要进行粗整平,然后是精整平。具体步骤包括:首先,旋转仪器的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接着,调整水准管精确居中,确保水准仪的视线水平。而经纬仪的操作则遵循从粗到精的原则,具体步骤包括:粗对中,粗整平,精整平,精对中。
3、调整水准管的校正螺钉,使气泡移动总偏移量的一半,再调整脚螺旋,使气泡居中。这项校正需要反复进行,直到符合要求。 经纬仪校正步骤:首先,校正视准轴是否垂直于横轴。通过在距仪器一定距离处设立目标点,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来检查视准轴的位置是否正确。若读数差不符合要求,则需要校正。
4、对中误差:由于仪器中心与观测点铅垂线的偏离导致,需在测量过程中不断校正对中。 水平误差:源于仪器未严格水平,尤其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测量时,应精确整平仪器,注意调整管水准器。 标杆倾斜误差:是水准仪中标杆倾斜导致的误差。
5、调整水准管精确居中,使水准仪的视线水平。对于经纬仪,操作顺序是先进行粗略对中,然后粗略整平,接着精确整平,最后精确对中。具体步骤如下: 粗略对中:将经纬仪的十字丝对准目标点,使仪器大致指向所需方向。 粗略整平:调整仪器的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确保仪器大致水平。
6、然后,h1=a1-b1+△,h2=a2-b2-△,所以△=1/2[(a2-b2)-(a1-b1)],如图所示。最后,可以求得i角的值,当i角大于15秒时,说明超限,i=(10*△),如图所示。总结:架设仪器A点,测得a1b1。架设仪器D点,测得a2b2。求得△=1/2[(a2-b2)-(a1-b1)]。求得i=(10*△)。
1、关闭科力达电子经纬仪的补偿,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操作哦:先按住CONS键,然后打开电源开关,等到听到三声蜂鸣后,再松开CONS键。这时候,仪器就进入初始设置模式啦,显示器上会显示“11111110”。接着按MEAS或TRK键,这两个键可以让闪烁的光标左右移动,你就把它移到你想改变的数字位上。
2、按住CONS键打开电源开关,至三声蜂鸣后松开CONS键。仪器进入初始设置模式状态,显示器显示1 1 1 1 1 1 1 0 (2) 按MEAS或TRK键使闪烁的光标向左或向右移动到要改变的数字位。
3、为了关闭科力达电子经纬仪的补偿功能,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首先,按住科力达电子经纬仪的CONS键,同时打开电源开关。等待仪器发出三声蜂鸣后,松开CONS键。此时,仪器将进入初始设置模式状态,显示器上会显示11111110。接下来,使用MEAS或TRK键,将闪烁的光标移动到要改变的数字位。
4、在科力达电子经纬仪中,若要关闭补偿器,需按特定步骤进入初始设置模式,改变第六个数字为0代表关闭补偿器,完成后确认即可。在进行工程测量时,使用全站仪法或经纬仪法进行水平角观测和高差观测前,应确保补偿器已打开,以自动对距离施加气象改正。
关于经纬仪补偿超出和电子经纬仪补偿器调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电子经纬仪补偿器调校、经纬仪补偿超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水准仪一测站操作视频
下一篇
经纬仪实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