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纬仪 > 正文

经纬仪导线计算表

接下来为大家讲解经纬仪导线计算表,以及经纬仪导线计算表格图片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简述信息一览:

导线测量的计算公式

计算角度闭合差,闭合差为Fβ=∑β测-∑β理。计算坐标方位角。计算坐标增量,纵坐标增量△xi=Dicosαi,横坐标增量 △yi=Disinαi 。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根据起点坐标和改正后坐标,依次推算导线点坐标。

你问的是房建测量 还是道路测量 或者是水利测量?通常的计算公式是 实测高程+后视-前视=所要测量点位高程用处就在于计算所用工程量 合理的控制成本建议你可以自己练习一下米格纸上的作业相对的理解能更深刻一些。

经纬仪导线计算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6-8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附合导线并不构成闭合多边形,但也存在有角度闭合差。其角度闭合差是根据导线两端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及导线转折角来计算的。

附合导线计算表格带计算公式如下: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αAB=N1+(D1/1000)*(3600/180)+(D2 / 1000)*(3600 / 180)-N2。

将实测数据填写在导线计算表上,需要填写观测角,边长,起始方位角,起始坐标和点号。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3/7 计算角度闭合差,闭合导线由多边折线构成多边形。

经纬仪导线计算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或-)n*180°】,就是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值,即角度闭合差。最后一个公式就是计算角度改正数的公式,将整个导线的角度闭合差平均分配到各个观测的水平角并反号,就是每个水平角的改正数。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我在做一个经纬仪导线计算表的时候发现我的excel计算角度的三角函数是错...

Excel中三角函数输入时应注意度、弧度的不同输入,得出的结果才正确。 弧度值直接输入,度的值为角度值×PI()/180。

两个角度相差很大的,计算的斜弦值当然不一样了。

你的 “=sin(20)”算出来不对的原因是括号里面的内容是按弧度来计算的,而不是角度,你把它20°转成弧度来计算就好了。其他的也是同样的原因!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如何计算导线测量的外业观测数据及其计算结果?

1、第二测回的操作与第一测回基本相同,只有一点不同,就是前面说的置盘的初始读数。当每个测站都按要求的测回数观测完成后,就进入下一个测站,进行同样的操作,直到测完全部的水平角为止。

2、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各边的边长和方位角,推算出坐标增量,纵坐标增量oxi=Dicosai,i表示第条导线边,D表示边长,横坐标增量ayi=Disinai,计算结果的取位应该和已知坐标相同。最后一步,计算点坐标。

3、高差观测值的纠正 高差观测值的纠正=高差观测值一折差一改正数 其中,折差是由于视线折射引起的高差修正值,改正数是根 据控制测量结果进行的纠正。

4、导线测量通过外业的选点、埋桩、测角、量边及内业的导线点坐标计算,从而建立起测区控制点。导线布设的形式 导线一般应在高一级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但在远景发展不大的小面积测区,也可单独布设。

5、外业选点时,测站与前后视要通视,视线离地面不低于0.5米。过程点可用木桩加钉做点位,重要常使用点应埋设砼桩,以保证稳定性。尽量让导线边长相等,前进左(右)角接近180度,因为等边直伸导线点位误差最小。

6、计算前的准备工作 ①检查外业观测手簿(包括水平角观测、边长观测、磁方位角观测等),确认观测、记录及计算成功正确无误。②绘制导线略图。

闭合导线测量步骤

全站仪测量闭合导线的具体步骤 (1)测出每个夹角和距离 。(2)内业计算,算出闭合差,然后符合限差的话就反号按内角个数分配 。(3)算出改正后的方位角。(4)坐标增量计算 。

以下是闭合导线测量的步骤:确保电源已关闭,并将待测导线连接到电路中。导线两端可以通过插头或者夹子连接到电路中的电源和测量仪器。连接电路中的测量仪器。通常使用万用表或者电阻计来测量导线的电阻。

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的步骤如下:准备工作: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定测量范围、设计测量路线、准备全站仪和相关附件、检查电池和储存卡等。

如图所示即为闭合导线,A-N为已知点 在A点架设仪器,后视N点测量角度、距离,然后前视B点测量角度、距离。在B点架设仪器,后视A点测量角度、距离,然后前视C点测量角度、距离。

经纬仪的角度闭合差怎样计算?

角度闭合差除以测站数,平均分配到各站即可。角度闭合差的改正数的计算方法:(理论水平角值-观测角值)∕观测角数。其中: 理论水平角按多边形内外角和公式计算(主要看你是观测的内角还是外角)。

经纬仪的测量计算分五个步骤:(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2),坐标方位角推算。由已知方位角加上所测夹角在减去180°等于下一个方位角,如果不够减就加上180°就等于下一个方位角。(3),坐标增量计算。

角度闭合差除以测站数,平均分配到各站即可。角度闭合差的改正数的计算方法:(理论水平角值-观测角值)∕观测角数。其中:理论水平角按多边形内外角和公式计算(主要看你是观测的内角还是外角)。

本文将介绍如何确保经纬仪导线测量的准确性,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技巧。角度闭合差检查首先,要确保角度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如果超出范围,需要重新测量。如果在范围内,就需要反号后平均分配给各内角。

计算角度闭合差,闭合导线由多边折线构成多边形。因此可求出多边形内角和为∑β理=(n-2)x180° 为多边形角度理论值。

下一步,计算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接下来,便是将角度的闭合差平均后,写出改正后的角度。坐标方位角推算。据导线点编号,导线内角改正值和起始边,可按下列式子依次计算方位角,直到回到起始边。

关于经纬仪导线计算表,以及经纬仪导线计算表格图片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感谢你的耐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